2022年,媒体的沉浸性不断增强,媒体加强对元宇宙、VR等数字技术形式的运用,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内容融合。多种创新和优秀案例的出现,受众对沉浸式媒体有了更加直观、形象的感受和理解。有些无法到达和感受的场景,在沉浸式媒体中,人们有了别样的体验和感受。沉浸式媒体,是2022年传媒行业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词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:“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,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。”可以预见,2023年,主流媒体还将在沉浸式媒体方面有着更多创新和尝试,充分发挥多种先进技术,在沉浸式媒体方面呈现多元感受,助力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打造。
沉浸式观感更生动具体
借助元宇宙相关技术,新媒体行业发生深刻变革,媒体行业逐渐走向沉浸式媒体的新阶段。2022年6月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首个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《三星堆奇幻之旅》,运用即时云渲染技术呈现三星堆考古发掘大棚、三星堆数字博物馆、古蜀王国等场景,为观众近距离呈现文物细节,提供沉浸式体验。
媒体也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虚拟主播和数字虚拟人的开发和发展。2022年端午节期间,新华网推出首个“超写实数字人”——元宇宙中华文化推荐官“筱竹”,这也是新华网和科技公司基于数字人实验室,达成原生数字人IP孵化合作的数字人开发计划之一,是媒体行业对融媒创意产品和元宇宙领域的一次应用探索。
中国青年报社开启的“沉浸式体验新闻”项目,顺应了新媒体发展趋势,用创新的手段、形式和元素,提供新闻与新技术融合的全新体验。
与此同时,直播和短视频技术发展迅速。在新冠疫情时期,部分传统媒体积极开启直播形式,加强传播内容沉浸式体验,“5G智慧剧场”建设持续推进,线上演播商业模式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发展,形成演播新业态。例如:2022年,抖音线上唱聊会开启,线上演唱会可以与线下演唱会的真实体验无限接近,也可以让观众收获到和线下演出完全不一样的视听感受。
立足当下,沉浸式媒体越来越焕发出多样的可能,媒体会根据所要报道的事件进行合理、细致的策划和实行。2023年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依靠多种先进技术,有针对性地开展沉浸式媒体报道,个体化、精品化的特点将更加突出。
精准满足不同受众观感体验
2022年,众多媒体打造的沉浸式媒体产品定位更加精准,能够发挥其巨大优势,带给用户别样的体验,各类高新技术不断推动着媒体内容形态不断创新。
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式的举办场馆鸟巢,实现了5G全覆盖,不仅满足了现场观众、演职人员近4万人在线收发短视频、视频通话、直播等需求,还满足了场外观众沉浸式直播体验需求。北京冬奥会传播体现了科技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。如央视频AI手语翻译官“聆语”整合多模态交互技术、3D数字人建模、机器翻译、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,使“聆语”的手语表达能力接近真人,并能够自行学习补充新词热词和冬奥相关体育知识,较好满足了听障人士观赛需求。
2022年,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指导,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和封面传媒共同打造了“云招考”平台,为的是方便学生家长了解、沉浸感受目标学校校园环境。封面传媒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VR视频、高精度三维可交互建模等技术,将高校展示、信息发布与用户服务相结合,实现考生全年365天沉浸式线上逛展。同时,考生还能在线咨询。
可以看到,2022年的众多沉浸式媒体针对性更强,服务功能更加完善,媒体对于各种先进技术的融合运用更加游刃有余。
2023年,沉浸式媒体除了将进一步被广泛应用在多种新闻报道中,也会进一步探索,将之更好地运用于服务和商务领域,实现更多的可能。可以预见,2023年,沉浸式体验场景将更加丰富,线上演播、沉浸式直播、数字化藏品、数字文旅等业态将广泛推广和发展,数字技术将带给传媒行业更多创新应用。(见习记者 齐雅文)